參考APA格式:
文內註 (In-Text Citations)

通例

在正文部分,APA格式使用「括號引用」(parenthetical citation)的方式來注明徵引資料。簡言之,當你以引用、概要或改寫的方式提及他人的觀點時,必須在其後括注資料來源。至於括號內的內容,APA格式並不會因文獻資料的媒體形式不同而有所改變,詳情可見後續說明。

樣式

APA格式要求以「作者」加「出版年份」的方式作標示,例如「(唐君毅,1984)」。如未直接引用原文,不必標明頁碼。而文獻的完整記述,則應於文末的「參考文獻」部分詳細列出。需要注意的是,APA格式為求簡潔,只要求列出作者的姓氏(last name),但在中文論文的場合,這種表示方式反容易出現混淆,建議列出作者全名

作者全名可在正文或括號內出現,而出版日期則必置於括號內。具體樣式有四種:

重視實學只是明末清初的士人階層所提出的主張,在大眾階層之中,其實另有一種觀念頗為流行,就是強調因果報應的「善書」思想(唐君毅,1984)。

唐君毅(1984)指出,重視實學只是明末清初的士人階層所提出的主張,在大眾階層之中,其實另有一種觀念頗為流行,就是強調因果報應的「善書」思想。

重視實學只是明末清初的士人階層所提出的主張,在大眾階層之中,其實另有一種觀念頗為流行,就是「由袁了凡之功過格,至清初周安士全書所代表之善書思想」(唐君毅,1984,頁690)。

唐君毅(1984)指出,重視實學只是明末清初的士人階層所提出的主張,在大眾階層之中,其實另有一種觀念頗為流行,就是「由袁了凡之功過格,至清初周安士全書所代表之善書思想」(頁690)。

以上文內註須輔以篇末「參考文獻」的相關條目

唐君毅(1984)。《中國哲學原論:原教篇》。台北:學生書局。

印刷物 (Print Sources)(作者為個人)

所有印刷物,包括書籍、雜誌、學術期刊及報紙等等,只需要按照基本樣式,在句末列出作者全名和出版年份。如果正文已提及該作者,則將括號移至作者後,其內只需標注出版日期。如:

面對適應市場需要的壓力,大學應該要重點培訓專門人才,還是要引入博雅教育的概念,一直影響著課程設計的發展方向(金耀基,1983)。

金耀基(1983)指出,大學的課程設計常常受到適應市場需要的壓力影響,故而要在培訓專門人才與推行博雅教育之間作取捨。

而在「參考文獻」部分,應會列出對應條目

金耀基(1983)。《大學之理念》。台北: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。

印刷物 (Print Sources)(作者為團體)

如引用的印刷物作者為團體,你可在文內註列出團體名稱和出版年份作標識。如果該團體有通行簡稱,你可在第一次引用時以方括號注明其簡稱,如「(香港中文大學[中大],2015),然後在再次引用時只用簡稱,如「(中大,2015)」。

同一作者多種著作

如果你要引述同一作者的多種著作,應在括號內標明出版年份,以作識別。如:

葛劍雄(2007)認為,漢武帝連年授命衛青、霍去病等人揮軍大破匈奴,成功控制河西走廊,為日後派遣使臣出訪西域創造了有利的條件

至於嶺南地區,葛劍雄(2008)指出漢朝先後征服南越與閩越後,華南基本已歸於統一。由此推知,南方文化必然面對與中原文化融合的問題

假如同一作者著作的出版年份相同,則按引用次序先後,在出版年份後加註小楷英文字母,如「(2007a)」及「(2007b)」,以便識別。注意參考文獻內列出的資料順序,須與文內註一致。

同時引用不同作者著作

假如在交代某一觀點時,需同時引用不同作者的著作,應於同一括號內按序(如姓氏筆劃)列出文內註,中間以引號作區分。如:

日本多位學者(小川環樹,1968;中川諭,2010;金文京,1995)先後指出,今本《三國演義》的版本變化,並不能單純以由《三國志傳》演變為《三國志通俗演義》來概述

作者多於一人

如引用的文獻有兩位作者,應於正文或括號內列出所有作者的姓名。如:

黃志華與朱耀偉(2009)的論述一再指出,不論是出於詞人有意為之,還是聽眾的聯想,粵語流行曲的歌詞往往與香港的現實環境有所關連。

有學者注意到,聽眾往往將粵語流行曲的歌詞與香港的現實環境聯繫起來,這可能緣於他們自身的聯想,也可能是詞人有意為之的結果(黃志華與朱耀偉,2009)。

如引用的文獻有三至五作者,在第一次引用時須列出全部作者的姓名。如:

劉俊哲、段吉福與唐代興等(2008)指出,熊十力雖然對西學沒有深入了解,對西方文化的認知較多在物質層面,但他還是敏銳地察覺到中西思想特點的差異所在。

而在再次引用時,則只列出第一名作者的姓名,然後加上「等」字。如:

劉俊哲等(2008)認為,熊十力雖然不曾系統地學習過西方哲學,但是憑藉精通佛學此一門源自印度的學問,熊氏成功據此為前提,把握住近代西方哲學的發展方向。

如引用的文獻有六位或以上作者,在引用時只列出第一名作者的姓名,然後加上「等」字。如:

許雅惠等(2006)指出,幼兒類近自發練習的「功能性遊戲」多數在2歲以前發生,之後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而逐步減少

轉引第三方觀點

嚴謹的論文須避免轉引的方式引述第三方觀點,宜尋找文獻的原始出處。如確實找不到,則須在括號內加上「轉引自」三字,以為識別。如:

不少學者均認為,無政府狀態是研究國際政治的重要前設,如同海倫.米爾納(Helen Milner)所言,「無政府狀態的觀念,已經被置於國際政治學的中心地位」(轉引自刑悅與詹奕嘉,2008,頁73)。

引用互聯網資料

引用互聯網資料時,應儘量以「作者」加「出版年份」的方式作文內註。假如作者及出版年份不明,即可用內容的標題替代作者,年份則以「日期未詳」標示。如:

有資料顯示,香港不少地名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所改變,而更名的原因,部分與所謂不雅馴有關,如下流灣改名田下灣,狗爬徑改名九華徑等,都是相關的例子(地方名稱,日期未詳)。

網站地圖 | 首頁

©2024. 香港中文大學自學中心版權所有

地址: 聯合書院胡忠多媒體圖書館一樓 | 電話:(852) 3943 8733 | 電郵:ilc-counsel@cuhk.edu.h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