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管哪一種語言,口語與書面語都存在差異。口語是即時的,想到就說,有時難免不合文法、不重邏輯,甚至散漫無章,囉哩囉唆。這當然算不得上乘的口語交流,不過只要聽的人明白,也算達成任務。寫文章卻不一樣,下筆前必須深思熟慮,小心組織思緒,不能東拉西扯。表達要清晰,合符邏輯;文句也要清通,合符文法。
今天我們在報章、雜誌、網路上看到的語文毛病,方言入文、誤用粵語語法固然是其中大項,然而,空有想法,卻無法清楚表達恐怕才是最嚴重、最急需處理的語文問題。要把話說清楚,我們恐怕還得回到最根本去:理清糾纏不清的思緒,放棄複雜的文句,用簡單的句子,先把話說清楚。
例題一 例題二
下面的文字有哪些語文毛病?可以表達得更清楚嗎?(請點擊 彩色標記看說明)
例題一
在這個故事當中,
|
這是文章的第一個句子,劈頭就說「這故事」,到底是哪個故事?即使這是考試答題,也應該寫清楚。 |
泰勒馬裘斯(Telemachus) 可說是與他母親相依為命二十年之久,
泰勒馬裘斯與母親相依為命二十年是事實,為什麼還用不太肯定的「可說是」?這是不必要的口語習慣,宜戒掉。 |  |
共同面對目前所處的窘境,
「目前」主要用於陳述與說話人共時的事件,如「我/你/他目前的困境」,不管主語換成誰,這人都應與說話人處於同一時間。可是泰勒馬裘斯與他母親並不與論文的作者共時,固不宜用「目前」。「一起面臨窘境」,或「面對同一窘境」不是更簡單清楚嗎? |
 |
若然說到泰勒馬裘斯與母親的關係,
「若然說到」也是沒什麼意義的口頭語,用在這裡更是不明所以,上下文根本不需要這口頭語來作轉折或扣連。 |
 |
我不會去評論它好或不好,因為這個並不是重點,
既然不是重點,也不會評論,為什麼還要提? |
 |
他們之間亦不只是母子之間的關係,而是存有另外一種意味......
「意味」是意境趣味。他們母子之間「存有」「另一種意境趣味」?這未免把他們的關係說得過於曖昧。「存有」也應是「存在」的手文之誤。這種粗心大意、不求甚解的遣詞用字習慣越來越普遍,頗讓人擔憂。其實只要稍加思考,不確定的查一下字典,寫完後仔細審稿,很多這種不小心的毛病都可以避免。 |
 |
|
建議答案
|
在《奧德修紀》裡,泰勒馬裘斯(Telemachus) 與母親相依為命二十年,面臨同一窘境,關係應該很密切,然而,他們的關係卻比一般母子關係複雜。 |
選擇其他例題
頁首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