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我們在報章、雜誌、網路上看到的語文毛病,方言入文、誤用粵語語法固然是其中大項,然而,空有想法,卻無法清楚表達恐怕才是最嚴重、最急需處理的語文問題。要把話說清楚,我們恐怕還得回到最根本去:理清糾纏不清的思緒,放棄複雜的文句,用簡單的句子,先把話說清楚。
例題一 例題二
例題一
建議答案
選擇其他例題
下面的文字有哪些語文毛病?可以表達得更清楚嗎?(請點擊彩色標記看說明) 例題二 在文章之中, 《奧德修紀》不是一篇文章,而是一部「作品」。 我們只能從經歷的絲絮作為線索去發掘泰勒馬裘斯的性格。 「經歷的絲絮」是什麼?是想說「蛛絲馬跡」嗎?指的又是誰的「經歷」?這裡都沒有說清楚。 「從......作為線索」應是「以......作為線索」。 我們可以「發掘優點」、「發掘人才」、「發掘性格的潛能」,可是不能「發掘性格」。 這一句這樣寫更清楚:我們只能從泰勒馬裘斯的經歷中探討他的性格。 但是, 「但是」是一個轉折關聯詞,用來連結意思出現轉折的上下文,如「我很想看電影,但是我沒空。」這裡上下文並不是轉折關係,為什麼用「但是」? 概括地說,我在前文說到泰勒馬裘斯並不清晰, 應該是「泰勒馬裘斯的性格並不清晰」。只要多看一次文稿,這些不小心的錯誤都可以避免。 不是在文中並沒有描述這個人, 誰「在文中」?濫用「在」字,句子便沒有了主語。宜特別注意這些歐化影響。 而是泰勒馬裘斯就像一艘還未揚帆的小船,而我們在這小船看不到他的方向; 「在」字如果用作介詞,表示處所、位置、範圍、條件等,有以下的句式: (1) 在+名詞+方位詞 如:(放)在車上(掉) 在水溝裡了 在他的幫助下 (2) 在+名詞+動詞 如:(我)在餐廳吃飯 在香港讀書 在會議室開會 然而,下面的句子都不必用「在」字: 花園裡種了許多花。 一九九七年,香港回歸中國。 禮堂裡坐了幾百人。 上面一句「在這小船」很明顯應該是「在這小船上」。不過,前後兩句其實可以寫得更精簡: 泰勒馬裘斯就像一艘還未揚帆的小船,我們無法看清他的方向。 換句話說,他雖然是一個生存的實體,但缺乏一些生存的表徵...... 同學下文所舉「生存的表徵」的例子是冷靜、領導魅力等素質,這與「生存的表徵」的一般指涉不同。「生存表徵」更常用的是「生命表徵」、「生命跡象」,指的是血壓、脈搏、呼吸速率等。如果沒有特別的目的,最好不要自鑄新詞,或者改變詞彙的慣常用法。 建議答案 前文我已經提到泰勒馬裘斯的性格並不清晰。他就像一艘還未揚帆的小船,我們無法看清他的方向。
例題二
頁首
© 2010 香港中文大學自學中心 版權所有。